在医疗服务中,“看病贵”的痛点常与“乱收费”紧密关联。作为医疗监管的“突击尖兵”,飞行检查(简称“飞检”)近年将“超标准收费”列为重点整治领域,通过“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高效模式,严查医疗服务中的价格违规行为。本文结合飞检规则,围绕超标准收费的定义、法律依据、典型案例及整治方案展开解析,为公众和医疗机构提供参考。
超标准收费是指医疗机构应按照国家及省市医保局规定的价格标准收取医疗费用,收费价格不得高于收费标准。超出规定的价格标准、数量标准进行收费的医疗费用,医保基金不予支付。其核心特征是“无依据加价”“拆分项目分解收费”“重复收费”“收费单位与医保规定不一致”或“虚增服务内容多收费”,本质是利用信息不对称侵害患者权益。
其法律依据主要来自以下核心条文:
《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八条:明确“定点医药机构不得分解住院、挂床住院,不得违反诊疗规范过度诊疗、过度检查、分解项目收费”,违规将面临医保基金追回、罚款(1-5倍)等处罚。
《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2023版)》:统一规范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名称、内涵、计价单位等,要求医疗机构严格按项目编码和价格标准收费。
·《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强调“严格执行医疗服务价格政策,规范收费行为”,将价格合规性纳入医保协议考核。
这些条文为飞检提供了明确的判定标准:是否“符合政府定价或备案标准”“服务内容与收费项目是否对应”是界定超标准收费的关键。
① 医疗服务项目维护价格高于规定标准。
② 医疗服务项目收费超最高限价。
③ 药品、医用耗材收费价格超过加成限制。
④ 将非主手术按主手术标准收费。
⑤ 住院按日计费的项目收费数量大于实际住院天数的多收费(如心电监护、氧气吸入等)。
⑥ 一次性耗材收费数量多于相应诊疗项目收费数量(如血气针收费数量多于动脉采血数量)。
⑦ 改变计价单位的多收费。
⑧ 低价项目靠高收费,如体外碎石复震按初震收费等。
⑨ 无收费依据的操作靠收医保内项目,如留置针封管或换液靠收静脉注射、静脉输液、更换尿袋靠收引流管更换等。
近年飞检中,超标准收费的违规手段花样百出,其共性是“利用患者对医疗价格不熟悉”“钻政策空子”,严重加重患者经济负担。以下为飞检通报的典型案例:
案例1:“重复收费”:项目内涵与主项目同时收取
某医院在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中发现,医院开展“院内遥测心电监护”重复收取“无创心电监测”费用,“无创心电监测”属于重复收费,涉及医保基金541552元,医保基金予以追回。
案例2:“改变计价单位”:按次收费更改为按数量收费
北京市市级行检查发现某医院为患者进行肋骨肿瘤切除术,手术记录显示,在手术的过程中为患者切除三根肋骨,医院实际手术计价次数为2.73次,共计3633.63元。经核查,“肋骨肿物切除术”计价单位为次,医院按照切除肋骨数数量进行收费,改变计价单位多收费,涉及违规基金2422.4元医保基金予以追回。
针对超标准收费的隐蔽性和复杂性,飞检规则已形成“监管-技术-共治”三位一体的整治体系,推动医疗收费回归“公开、透明、合规”本质。
· 聚焦重点领域:将民营医院、专科医院(如口腔、医美、骨科)、基层医疗机构纳入飞检“高频清单”,重点抽查“高值耗材使用科室”“特需服务项目”“医保报销占比高的诊疗项目”。
· 创新检查手段:飞检组通过“病历-收费清单-医保结算单”三单比对,核查收费项目与实际服务是否匹配;对耗材收费,同步调取采购发票与入库记录,验证加成率合规性。例如,江苏某飞检组通过“三单比对”,发现某医院15%的CT检查项目存在“开单不做检查”的虚假收费。
· 严格处罚问责:对超标准收费行为实施“经济处罚+信用惩戒”双轨制。除追回违规资金外,按违规金额1-5倍罚款;对情节严重的机构,纳入“价格违规黑名单”,限制参与医保定点、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等资格;对直接责任人(如科室主任、收费员),视情节给予暂停执业、降低职称等处分。
· 推广医疗服务价格智能监管系统:通过嵌入医院HIS系统(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对收费项目实时校验(如是否超出政府定价、是否拆分项目),违规操作自动预警并拦截。例如,安徽已试点该系统,上线3个月拦截违规收费操作1.2万次,涉及金额超200万元。
· 推行“阳光收费”公示:要求医疗机构在官网、收费窗口、电子屏等多渠道公示全部医疗服务价格(含政府定价、自主定价项目),并标注价格依据(如“皖价医〔2023〕XX号文”),患者可通过扫码查询项目内涵,避免“被收费”。
· 医保基金智能审核:利用大数据分析医保结算数据,对“异常高费用病例”“同一项目高频收费”等指标自动预警。例如,上海医保部门通过分析发现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灸治疗”月均收费量超常规3倍,经飞检查实其存在“虚构治疗次数”的虚假收费行为。
· 政府层面: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对成本上涨的项目(如人力、耗材)及时评估并合理调价,避免“低价政策”倒逼机构违规。例如,2024年国家医保局将“中医特色服务”“儿科诊疗”等项目价格上调10%-15%,从源头减少“以乱收费补亏损”的动机。
· 机构层面:建立内部价格审核机制,由财务、医保、临床多部门联合核查收费清单;定期开展“价格合规培训”,将收费规范纳入医务人员绩效考核(如“违规收费一票否决晋升资格”)。
· 患者层面:通过医院宣教、媒体科普(如短视频、漫画)普及常见医疗服务价格(如“普通门诊诊查费20元”“血常规检查30元”),鼓励患者主动索要收费清单并核对,发现异常可通过12345热线、医保局官网等渠道举报(查实奖励最高5000元)。
超标准收费的整治,是维护医疗公平的“民生工程”,更是推动医疗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通过飞检的精准打击、技术的智能监管、多方的协同共治,我们期待医疗收费回归“明码标价、按规收取”的本质,让每一笔费用都“看得见、查得清、信得过”,让“看病贵”的痛点因“收费清”而逐步消解。
安徽医尔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将持续深耕医疗信息化领域,通过技术创新助力飞检效率提升(如已开发医保物价项目内涵智能监管模块、医保智能审核预警系统),为构建更透明、更规范的医疗收费环境贡献科技力量。欢迎医保局、医院致电咨询;全国代理招募全面开启!
扫描二维码添加微信咨询(徐经理)
咨询热线:13395512020(徐经理)
没有了
202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