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G:通过临床经验与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聚类病例,从疾病诊断大类(如解剖系统)出发,按主要诊断和治疗方式划分病例组合,组间差异显著,组内变异系数要求严格控制在0.7以下。
DIP:基于海量病案数据的自然聚类形成分组,通过对临床客观数据的统计分析,按疾病与治疗方式的功能特征分组,实现“一病一操作”的精细化映射,全样本平均组内变异系数低于0.6。
· DRG:采用层级细分逻辑,先按主要诊断归属26个MDC大类,再根据治疗方式(手术/非手术)划分ADRG组,最后结合合并症/并发症等精细化分DRG组,强调临床路径的相似性。
· DIP:侧重数据驱动的匹配性,以“存在即合理”为原则,通过病种分值反映疾病资源消耗的个体差异,更注重实际病例组合的统计规律。
· DRG:采用固定费率法、浮动费率法或点数法。每个DRG组设定统一支付标准,结合权重和基础费率计算支付额,超支部分可协商分担。
· DIP:本质为按病种分值付费。所有病种赋予特定分值,结合医保基金总量动态调整每分值的现金价值(如:1分=200元),医疗机构按总分值获得偿付。
· 共同基础:二者均以历史费用数据为基准,通过病种/病组权重(点数)结合医保基金确定支付标准,核心目标均为控制不合理医疗支出。
DRG更适合于临床路径明确、治疗方式相对统一的疾病,通过严格的组内变异控制,确保支付标准的合理性。它有利于推动医疗服务的标准化和同质化。
DIP则因其数据驱动的分组逻辑,对复杂多变、临床路径不明确的疾病具有更高的适应性。它能够灵活反映不同疾病与治疗方式的资源消耗差异,促进医疗服务的精细化管理。
DRG的实施促使医疗机构优化诊疗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行为,以提高效率和控制成本。同时,也可能导致医疗机构倾向于选择低成本、高收益的病种。
DIP则鼓励医疗机构提供全面、合理的医疗服务,避免过度医疗,同时通过对不同病种分值的设置,引导医疗机构提升疑难重症的诊疗能力。
六、安徽医尔康:DRG/DIP解决方案领先服务商
依托对DRG分组逻辑的深度理解,安徽医尔康为医保局、医疗机构提供全流程信息化服务,包括:
DRG分组器开发与部署:贴合国家医保政策,支持本地化规则配置;
医院DRG运营管理系统:覆盖病案质控、成本核算、绩效分析等模块;
医保支付改革咨询:协助医疗机构适应DRG付费模式,优化诊疗流程。
全国代理招募计划同步启动,诚邀具备医疗行业资源的合作伙伴加入,共同推动DRG/DIP在全国范围内的落地应用,共享医疗信息化蓝海市场!
欢迎医保局、医院致电咨询!全国代理招募全面开启!
扫描二维码添加微信咨询(徐经理)
咨询热线:13395512020(徐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