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RG分组流程是什么
一、DRG分组流程
一个具体的病例,究竟是如何被分到成百上千个DRG组中的呢?这个过程并非简单的“对号入座”,而是一个严谨、科学、多步骤的精密计算过程。医尔康为您详细拆解DRG的分组逻辑,揭开其神秘面纱。
DRG的分组流程可以形象地比喻为一个“层层筛选、不断精准定位”的漏斗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四个关键步骤:
第一步:先期分组 —— 识别“特殊病例”
这是整个分组流程的“优先通道”。在进入主体分类前,系统会首先根据病案首页数据,识别出少数需要特殊资源消耗的病例,将它们归入预先设定的几个独立分组。
目的:将如HIV感染、器官移植、呼吸机支持超过96小时等资源消耗极高且差异巨大的特殊病例分离出来,确保后续分组的同质性和公平性。
常见分组:通常包括4个先期分组(如:MDC预分组),涵盖特定严重并发症、特殊状态等。
第二步:主要诊断大类 —— 确定“疾病王国”
经过先期分组筛选后,剩余的绝大部分病例将进入主体流程。第一步是依据病案首页上的主要诊断,按照解剖学和病因学,将病例划分到26个主要诊断大类中。
目的:进行粗颗粒度的划分,将病例归入一个大的疾病系统,如“呼吸系统疾病”(MDC04)、“循环系统疾病”(MDC05)或“妊娠、分娩及产褥期”(MDC14)等。这相当于确定了病例所属的“疾病王国”。
第三步:核心ADRGs分组 —— 区分“治疗方式”
进入某个MDC后,分组进入核心环节。系统会结合病案首页的主要诊断和手术操作信息,将病例分入核心病组。
分组逻辑:
外科组:如果病例接受了主要诊断相关的大型手术或操作,则分入外科ADRGs。
操作组:如果病例接受了重要但不属于外科手术的诊断性、治疗性操作(如心血管介入),则分入操作组ADRGs。
内科组:如果病例仅通过药物等内科方式治疗,则分入内科ADRGs。
意义:这一步根据“怎么治”来区分病例,是体现资源消耗差异的关键一步。同一个疾病,做手术和不做手术会被分入不同的ADRG。
第四步:最终DRG分组 —— 考量“个体复杂性”
在ADRG的基础上,分组流程进行最后一步的精细校准。系统会结合影响临床过程的病例个体因素,特别是有无并发症与合并症及其严重程度,将每个ADRG细分为最终的DRG组。
分级标准:
无并发症与合并症
有并发症与合并症
有严重并发症与合并症
二、安徽医尔康:DRG/DIP解决方案领先服务商
依托对DRG/DIP分组逻辑的深度理解,安徽医尔康为医疗机构提供全流程信息化服务,包括:
DRG/DIP分组器开发与部署:贴合国家医保政策,支持本地化规则配置;
医院DRG/DIP运营管理系统:覆盖DRG/DIP智能监控、医保结算清单质控、病案质控、成本核算、绩效分析等模块;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咨询:协助医疗机构适应DRG/DIP付费模式,优化诊疗流程。
医尔康全国代理招募计划同步启动,诚邀具备医疗行业资源的合作伙伴加入,共同推动DRG/DIP在全国范围内的落地应用,共享医疗信息化蓝海市场!
欢迎医院致电咨询!全国代理招募全面开启!

扫描二维码添加微信咨询(徐经理)
咨询热线:13395512020(徐经理)
没有了
2025-11-14